到策论考场上的厚积薄发
再到业务答辩的细致作答
每一步都镌刻着“扛旗争先”的信念
每一刻都闪耀着“永不言弃”的光芒
掌声与荣誉的背后
是怎样的淬炼与积淀?
11月3日至6日,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业务竞赛战鼓擂响,在这场“大考”中,茅箭区人民检察院业务“尖兵”们组成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团队,在竞赛中,不仅完成了对专业能力的检验,更生动诠释了团队精神、责任担当与拼搏意志。
聚沙成塔,“团队”怎样组建?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茅箭区检察院紧密构建“塔尖亮、塔身壮、塔基牢”的人才目标,坚持新生力量脱颖而出、中坚骨干加快突破、资深人才示范引领,系统推动“竞赛-成长”双轨并进。
茅箭区检察院打破部门、条线“内循环”壁垒,培养检察全科人才,搭建干事“大舞台”助检察人才适材适所。在每月举行的“箭贤思齐”大讲堂活动中,干警们从案例分享、办案思考谈到学习体会、成长感悟,培养年轻干警“讲台”经验的同时,传递出院党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激发人才工作内生动力。
本次参加全市刑事检察业务竞赛的团队成员,正是从日常工作和培训中成长起来的公诉“尖兵”。
淬火成钢,“尖兵”如何打造?
刑检部门将刑事检察业务竞赛作为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关键举措,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围绕“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目标,成立由副检察长牵头、资深刑检骨干组成的专项组委会,针对刑事检察业务竞赛中案例分析、案件实务、刑事检察文书制作等核心考核模块,细化训练计划,明确时间节点,从基础理论夯实到复杂案例攻坚,确保备赛工作靶向发力、精准施策。
参赛干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备赛。研读最新司法解释,梳理类案裁判规则,通过“一案一总结、一错一剖析”,深度挖掘案件办理中的法律适用难点、证据审查要点。同时,资深检察业务骨干为参赛干警补足知识盲区,让每一位参赛干警的专业素养在“学、研、析”中实现质的飞跃。
匠心铸“箭”,竞赛背后的坚守和成长
问:对于未来有志于在公诉岗位上有所建树,特别是希望能在业务竞赛中展现风采的同事,有什么经验或建议可以分享?
王竹筠:个人浅见,取得竞赛成绩和提增工作质效是触类旁通的,一是练牢基础,把法律法规和法理法则嚼碎吃透,让法条成为本能反应;二是练熟技能,在日常办案中多复盘总结,反复打磨审查报告撰写、证据分析、法庭辩论等硬功夫,在实战中积累经验;三是练强心态,竞赛不仅是业务比拼,更是抗压考验,要适时寻求团队协作互通有无,从容平和应对每一次挑战。
问:日常检察工作中积累的哪些经验,对你参加本次竞赛有帮助?
董润生:此次全市刑事检察业务竞赛分为笔试、策论、答辩、辩论四个环节,考察范围广、考核内容深、赛事强度大,对选手来讲更是一场业务练兵。日常检察工作中,长期积累的刑法、刑事诉讼法专业知识、案例审查分析方法、法律政策理论、法庭辩论技巧等,都让我在面对多轮竞赛时更加从容不迫。通过竞赛,也深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唯有平时加强知识积累和理论研究,在办案中提升证据审查、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能力和文书写作水平,加强出庭辩论工作,才能在今后的竞赛中崭露头角,展现检察人的风采。
问:备赛中,是否曾遇到情绪低谷或感到疲惫迷茫,是什么契机或想法让你重新振作,坚持下来的?
洪子宸:备赛无疑是疲惫的,我压力达到顶峰的时候是觉得自己备赛情况距离领导要求差距太大了,而且时间所剩无几,觉得自己辜负了领导的信任。但既然获得了参赛的资格,就应该担起坚持下去的责任。支持我振作的一是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不论是检察长的殷切嘱托,还是分管领导、业务骨干的全程“陪练”,都给予我们力量;二是对成长的渴求,竞赛不是目的,最终成果是落实在办案能力的提升上;三是集体荣誉感,希望能为我院争取荣誉。
问:通过这次竞赛,你对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建设有哪些新的认识,计划向哪些方面努力?
段玉婷:通过参加此次刑事业务检察竞赛,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还努力”,也体现出来自己法学理论功底不足,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欠缺等问题。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既要做到精读经典教科书、夯实理论基础,还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积累与反思,认真对待每一份文书、每一次出庭,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竞赛能力与业务水平。
问:可否谈谈参赛经历对于个人来说有哪些认知与收获?
肖玉溪:本次竞赛于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能力体检”与认知升级,它让我清醒洞察到自身知识“广而不精”、缺乏“抗辩思维”的关键短板。同时,竞赛锤炼了我的体系化审查框架与政策转化能力,锻炼了我的综合素质,让我深刻认识到“高质效”在实战中的分量,让我未来的学习和训练有的放矢。这场比赛也让我更加确信,优秀公诉人的标准,绝不仅是辩论技巧或文书功底,而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我们需要匠人的细致,也需要战士的勇气,既要在法条中抽丝剥茧,也要在人性中权衡轻重。
问:你觉得备赛和参赛过程中训练出的哪些能力,可以直接迁移到我们日常的审查案件、出庭支持公诉等工作中?
吴晗:1.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备赛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备赛的过程中大家一起讨论案件,有参赛经验的同志毫无保留地分享注意事项,大家互相分享收集的复习资料,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的地方,与同事之间的团结配合会支撑我们走的更远。2.夯实专业的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通过这次竞赛深刻体会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9个小时内需要至少对5个案件进行阅卷提出审查意见,这是对我们平时办案能力的一次检验,通过这次竞赛倒逼我们在日后办案过程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能满足于案件办完,而是需要不断复盘,把日常办案当做竞赛,把案件办精办细。
千锤百炼始成钢,玉汝于成绽锋芒。备战全市刑事检察业务竞赛的征程,是一次实力的检阅,更是一次薪火的传递。从运筹帷幄的领队,到锋芒毕露的选手,再到蓄势待发的新星,我们看到了茅箭检察队伍清晰的成长和勃勃生机。
下一步,茅箭区检察院将持续健全完善系统育才、事业聚才、严格管才机制,全面构建检察人才工作新格局。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为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人才支撑,提供有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