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郭涵洋)为进一步走好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道路,推动检察实务与法学理论良性互动、司法资源与学术资源深度融合,11月28日,茅箭区人民检察院以典型案例创新培育为依托,深化检校合作,联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举行检校合作签约仪式,并为共建的“检察案例研究中心”揭牌。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黄永昌与茅箭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查孟达参加座谈并致辞,检校双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业务骨干及高校专家、教授参加座谈,人文学院副院长安军主持活动。
签约仪式上,黄永昌院长与查孟达检察长分别代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和茅箭区人民检察院签署了《十堰市茅箭区人民检察院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共建“检察案例研究中心”合作协议书》,并共同为“检察案例研究中心”揭牌。
座谈会上,双方分别介绍了历史沿革、工作特色和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此次检校共建合作协议的签约背景,重点分享了在法治人才培养、法治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和积累的有益经验。双方一致认为,开展检校合作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助推法学教育研究发展完善,促进学校前瞻性、前沿性教学科研成果的实践运用,是培养具有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检察人才的现实需要。
查孟达就加强人才共育、深化理论创新,推动新时代检校协作迭代升级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明确目标定位,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领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阵地。紧紧围绕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共同政治责任和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统领法治实践、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引导检校双方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推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相得益彰。聚焦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机制,以已经建好的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安排理论素养最深厚、办案经验最丰富的检察官帮带实习生,推动优秀检察官走进校园、走上讲台检校共同努力,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三是强化协同创新,共促检校双向赋能。利用好专家咨询机制,在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时多听专家的意见建议,多请专家进行调研论证。加强常态化联络,对照合作协议,推动合作需求清单化、合作重点项目化,推出一批与基层治理法治化和检察改革相适应的理论研究成果,把法律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黄永昌院长表示,要抓共育,促创新。聚焦检察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复杂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通过专家咨询、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秉持“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理念,进一步与检察院沟通协作,加强学校法学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一体推进,不断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要明目标,聚合力。发挥法学学科特色优势,结合检察院先进检察实务经验,创新合作模式,探索法学理论与检察实务融合的新路径,共同做好案例研究的“应用文章”,将案例研究中心切实搭建成案例研究、应用转化的一体化平台,深度挖掘释放案例示范价值,提高类案办理“参照援引”能力,做到以办案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办案;要谋好篇,布好局。强化协同创新,提升合作效能,建立起一套有效沟通、有序推进的协同合作工作机制,推进合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结果地实施落地,推动解决检察实践热点、难点和新类型问题的同时,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让双方成为理念共融、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共同体”。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下一步,茅箭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推动检校合作,助力双方在理论研究、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努力打破实务部门与高校之间的距离障碍,共同打造更具规模、更优品牌、更大效应的合作新模式,齐心共绘法治社会蓝图,助力结出更多更好法治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