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颖虹)在新时代检察事业蓬勃发展的征程中,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筑牢检察人员的初心使命,十堰市茅箭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创新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形式,精心打造 “初心讲堂” 特色品牌,成为了茅箭区检察院传承红色基因、提升队伍素质、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重要平台。自“初心讲堂”开办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30余场,形成特色培训课程4门,培养青年业务骨干20余名。
创新课堂体系
构建“三维立体”教育模式
“初心讲堂”突破了传统理论式党课的局限,以“理论+实践”“法律+人文”“案例+情怀”为框架,构建起立体化教育体系,邀请“光荣在党50年”“从检30年”前辈讲述“我的初心故事”,分享办案过程中的艰难抉择与执着坚守,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真实办案故事,让青年干警们深刻领悟到检察工作的责任与担当。同时,讲堂也突破了会议室边界,延伸至办案一线、红色教育基地等,依托党支部、团支部组织干警前往郧阳区革命烈士陵园、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玉皇山战斗遗址等地,让青年干警们在生动的故事中和鲜活的氛围里感受到党的理论伟大力量。在课程设置上,初心讲堂打造了“必修课+选修课+定制课”的课程矩阵。必修课聚焦党章党史、检察职业道德;选修课设置“疑难案件中的党性考验”等专题;针对年轻干警开设的定制课,则由资深前辈手把手传授群众工作方法、信访接待技巧。
创新传播方式打造
“双线融合”教育生态
“初心讲堂”开辟了“线下沉浸+线上互动”的双轨通道。线下课堂注重场景营造,在二楼设置检察文化展厅,陈列着布满岁月痕迹的检察制服、泛黄的办案笔记、承载时代记忆的老照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历史场景,让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初心。在四楼设置“学习角”“自习室”,打造全天候线下充电站,陈列经典案例精编及前沿法律期刊,开放研讨区供干警随时“沉浸自习”,让理论深学与业务精研双向奔赴。线上平台则构建起“云端课堂”矩阵,资深检察官变身“知识主播”,以“一案一讲”形式剖析经典案例,将复杂的法律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课后设置“延伸挑战”,根据案例撰写审查报告、法律文书等,优秀作业收入“初心讲堂案例库”,作为新一代干警的实训教材。从线下案卷到云端课堂,从单向讲授到双向碰撞,让司法智慧在数字时代迸发出更璀璨的火花。
创新长效机制
培育“薪火相传”教育沃土
为确保教育活动持续深化发展,“初心讲堂”建立了“传帮带”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导师制”“学习委员制度”,20名资深业务骨干,每人分别结对3-5名青年干警,既指导业务技能,更传授“心法”。同时结合“忠诚红”“专业蓝”档案,记录每位学员的学习轨迹、实践成果,将课堂表现纳入党员评议体系,推动理论学习向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转化。干警们组成了“箭·初心党员先锋队”,在公益诉讼、司法救助等工作中践行所学,在公益诉讼中化身“安全卫士”,办理的督促整治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全省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在司法救助中充当“暖心桥梁”,联合民政、妇联等部门建立多元救助体系,为34名涉案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8.1万元,以“办案速度”叠加“为民温度”诠释初心讲堂的实践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