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守护绿水青山 法治护航前行

【字号:    】        时间:2025-03-25      

  本网讯(通讯员 段小虎)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提升了广大村民及护林员的法治意识和履职能力,近日,十堰市茅箭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深入十堰市赛武当自然保护区,为当地50余名护林员、村民代表及乡镇干部带来一堂“生态保护与法治同行”专题课。 

  活动由茅箭区检察院联合赛武当保护区管理局共同举办,运用‘案例剖析+法律解读’的生动方式,构筑起基层生态保护的法治屏障,以法治力量护航绿水青山。

  以案释法:让法律条文“活起来” 

  培训会上,检察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近年来本地频发的生态环境破坏案例,以浅显易懂的方式,结合案例深入剖析法律条文。

  “基本农田长期闲置他用不仅面临解除承包合同收回土地风险,而且还有可能被追回相关补偿。”

  “猎杀捕杀野生动物不仅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而且还会承担高额的生态环境赔偿责任,遇到野生动物破坏庄稼应当及时上报申请补贴,切勿擅自猎杀,以免触犯法律。”

  “祭祀、农业活动应当注意防火安全,可能构成失火罪的风险,以及农业面废弃薄膜、农药等废物不能随意丢弃应该指定进行回收,避免产生白色污染。”

  检察官利用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向参训人员生动普法,同时强调“安全第一,依法履职”原则。

  针对护林员提出的“发现违法行为如何处理”“偷猎野生动物会有什么法律后果”等问题,茅箭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逐条解答,并提供法律应对指南。

  “以前只知道要守山护林,现在更清楚哪些红线不能碰、哪些权力能用好,心里更有底气了!”参训人员由衷感叹。

  长效共治:构建生态保护法治网络   

  据悉,茅箭区人民检察院在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有检察工作站,每周都有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在检察工作站内进行现场答疑。为了更好地履行公益监督职能,公益诉讼部门多次深入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包括“普法宣传”“巡林巡河”及“现场答疑”在内的多项活动,为生态保护贡献检察力量。

  绿水青山离不开法治守护。此次培训不仅为护林员筑牢法律底线,更以“法律+共治”的创新模式,织密生态保护法治网,为绿色发展注入持久动力。